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牧羽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读王牧羽之《突围》

2014-05-27 09:18:5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于晓鸿
A-A+

  25张作品,25种面对,在牧羽平静地笔触下,我看到澎湃而沉重的激流,它冲击着我的心,我觉得累、觉得伤悲。从下午2点打开电脑到现在,我的思想依然是嘈杂的,象一群人唱着不一样的歌。这是牧羽想要带给我的吗?每展开一幅画,就如同面对一个人、一个世界,离开谁,这个世界都是不完整的,而没有谁这个世界都一样存在,如同一个沉重的哲学命题。

  我常说牧羽的画很耐看,这是最直接的感触,而这样的感触也不是你第一时间可以感受得到的。他的画真的需要静下来读。但是,我之爱他的画,不仅仅是画之耐看,而是他的画所带给我的思考如此之丰满、如此之沉重,而这一切又表达得如此之平静。我常常站在他的画面前看很久,他是怎么做到的。罗素曾说:“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永恒的悲悯,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当我打开牧羽一幅幅作品,它带给我的感觉莫不如是。

  站在牧羽画前,我的思索是沉重的。而这种想法在初读是没有的。七月,北京洪水,我们一起关注这个城市、人民,关注因这场洪水引起的波动。当时,我的内心是悲哀的。我未曾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将基本的道德情操抛出主流价值外。当时,是牧羽对我说:“还没那么糟……”然后,《突围》系列随之一一创作完成。当《突围一》第一次呈现在我面前时,我的内心更多的是安静与感动,我未曾想有人能用平静的笔触描绘这场洪水。没有挣扎,没有调侃,没有夸张、更没有粉饰,就那样安安静静地给你看,好象我们都是旁观者,他在思索,你也会。至于你所想到的是否他要表达的,那只关乎我们个人。当时,画的平静让我落泪,连希望都是静静的,真的,我们鼓噪着追求或安静地前行,希望都一样站在那里未曾离开。是时候需要静一静,象一个旁观者平静地看待我们所经历和正要经历的一切了。

  面对当代的艺术群落,面对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我常常在追问,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依然缺少真正的大师,是形式,还是思想的问题。不错,艺术家的力量正在于他有能力创造一种形式的风景。但这种形式的风景源于现实,却并不应该凌驾于现实之上。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所呈现给我们的,无论赞美甚或哀悼莫不源于对现实的热爱。作为学院派的画家,王牧羽在技术的把握上,在技法的应用上自然做得很好。但牧羽的画,却没有过多追求技巧与技法的精到,没有以高人一等的态度面对受众,他的引导没有侵略性,微妙得如同一首抒情诗。当我看着这批画时在想,牧羽若重新回顾自己的这批作品,他不再是创作者,只是一个普通的受众,他一样会从作品柔和的色彩中感受到那溢出画面的澎湃激情与沉重思考,一种艺术家道德感。

  以上这些我写于2012年底。2014年元月,一个雾霾过后清晨,我重新审视自己一年前的文字,问自己,对于牧羽,我真正理解么?我好象总是喜欢问:“什么是好的艺术作品?”是关乎学术的解读,是关乎心灵的感受,或是两者皆有,或是各有侧重?我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于是,我很难说清楚,我是喜欢他过去的作品,还是现在的。每当看着他的画,无论是去年的《突围》系列带给我从痛苦到淡然的层层剥离,还是今年,他的《云》系列的蓬勃,《一尺之内毛毛雨》的恬静,《迷笛》的从容,我看到了他笔法开合的自由,更感受到他内在的充盈。

  每一个人的心都是独特的,但是,人的共性又是相通的。我们都有着倾诉的渴望,有着表达的需求。这,是需要艺术家来替我们完成的。不是谁都可以说好一句话,不是谁都可以画出自己的心,一句话的背后,一幅画的纸外,必有许多的画外的支撑。牧羽的画是雅的,在他的画中,我常看到他对文学、历史与哲学的诠释。唯有向内深沉的思考,才能有向外平静的表达。

  一年后,再次看牧羽的作品,我续写下这段文字。可是,怎样的文字能比得上站在作品前的感受来的真实,来的清晰呢?“笔墨当随时代”,一年后,我还是要说,他的画是耐看的,有着丰富的积存,有着灵动的笔触;有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与淡泊,有向外展望的现代与超脱。

  “泛波浩劫,窅然空踪。”其实,这才是我对真正想对牧羽作品说的话。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牧羽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